同济医院自研智能机器人:医疗样本收集的新革命

  在医疗行业,科技的进步正不断推动着效率的提升和服务的优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启用了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这一创新不仅为样本收集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台造型方方正正的智能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脚下”滚轮,能够在医院的各个楼栋和病区间自如穿梭。令人惊叹的是,它可以在短短10分钟内完成一个病区的临床标本收集工作,且一次性最多可收集500个试管。这一能力明显提升了医院在处理紧急样本方面的效率,确保了重要样本能够优先送达实验室。

  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来自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团队的合作研发。它搭载了拥有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结合了机械臂和自动导引车(AGV)的功能,展现出强大的智能化水平。在标本分类环节,机器人依托先进的视觉-语言模型,能够准确识别试管上的标签信息,分类准确率高达10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机器人能够以极高的精度达成目标,极大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在样本运送过程中,机器人还具备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径的能力,可以依据样本的优先级和检验测试要求,确保紧急样本迅速送达。这一创新性设计不仅提升了样本运输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因延误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医院的日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成功研发体现了医学与工程领域的深度交叉合作。唐洲平教授表示,医学团队与工程团队的通力合作,使得技术难题得以顺利解决。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以保护这一创新技术的合法权益。

  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扩展,这款复合机器人将有望承担更多的临床任务。例如,它能够在检验科实验室的检测流水线上辅助标本的处理,逐步提升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机器人还可能在特殊病房如血液病移植仓中提供基础生活服务,降低感染风险,推动医疗服务向智能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健康需求。

  总之,同济医院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医疗服务模式转型的重要一步。它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未来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多智能化的创新,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推动医疗服务的高效与安全。这一切都让人对未来的医疗科技充满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其他人还喜欢